时间:2014年6月6日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李韶文
在本届京交会上,一家外资商业保理企业走进京交会设立展位,展示品牌,寻找商机,引发关注。
“我们是第一次参加京交会,此次参展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们与几家中国本土商业保理企业达成了一些合作意向。我们将利用在国外市场的优势,与国内保理企业联合开展业务。”德益世国际保理有限公司(DS-Concept Factoring GmbH)助理副总Bryan Maloney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Bryan Maloney说,该公司2012年开始在华开展业务,为中国各地中小贸易企业服务。在全球30亿美元的保理业务中,公司所在地上海就创造了2亿美元的业务规模。
据了解,德益世国际保理有限公司于2000年成立,总部位于德国,目前网络已遍布美国、德国、匈牙利、保加利亚、土耳其、阿联酋、巴基斯坦、孟加拉、中国等9个国家,涉及行业领域包括纺织服装、工业机械、电器、食品饮料等。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韩家平此前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保理市场前景广阔,不仅国内商业保理企业发展迅速,这一巨大的市场也吸引外资商业保理企业纷纷加入。
的确,中国巨大的保理市场需求不容忽视。韩家平在“京交会信用服务贸易大会”上表示,2013年被调查企业中有90%的企业都开展了信用销售,其中有82%的企业有货款被拖欠的情况,约33%的企业超过6个月以上的应收账款占营业额的2%。
保理业务可为中小企业解除后顾之忧,在全国各地的保理市场上也纷纷涌现外资的身影。2009年,上海市工商局为上海首家外商独资保理商高银保理(中国)有限公司颁发了营业执照。此后,天津、广州、苏州等地也陆续开展外资保理业务。
Bryan Maloney认为,国际保理业发展有1000多年历史,信用体系比较完善,对应收账款风险把控能力更强,因此,外资保理企业进入中国,可将国外先进理念和操作模式带入中国。同时,德益世国际保理有限公司不仅做国际贸易保理,目前也在探索国内贸易的保理业务。